氣態污染物是指污染空氣的污染物呈現氣態狀態,由于氣態污染物種類繁多,特性各異,因此相應采用的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燒法、冷凝法等。
1·吸收法:吸收法是分離、凈化氣體混合物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氣態污染物治理工程中,被廣泛用于治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物、氯化氫等廢氣中。
當采用某種液體處理氣體混合物時,在氣一液相的接觸過程中,氣體混合物中的不同組分在同一種液體中的溶解度不同,氣體中的一種或數種溶解度大的組分將進人到液相中,從而使氣相中各組分相對濃度發生了改變,即混合氣體得到分離凈化,這個過程稱為吸收。
2·吸附法:由于固體表面上存在著未平衡和未飽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學鍵力,因此當固體表面與氣體接觸時,就能吸引氣體分子,使其濃集并保持在固體表面,這種現象稱為吸附。用吸附法治理氣態污染物就是利用固體表面的這種性質,使廢氣與大表面的多孔性固體物質相接觸,廢氣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體表面上,使其與氣體混合物分離,達到凈化目的。
3·催化凈化法:催化法凈化氣態污染物是利用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使廢氣中的有害組分發生化學反應并轉化為無害物或易于去除物質的一種方法。
4·燃燒法:燃燒是伴隨有光和熱的激烈化學反應過程,在有氧存在的條件下,當混合氣體中可燃組分濃度在燃燒極限濃度范圍內時,一經明火點燃,可燃組分即可進行燃燒。燃燒凈化法即是對含有可燃有害組分的混合氣體進行氧化燃燒或高溫分解,從而使這些有害組分轉化為無害物質的方法。因此燃燒法主要應用于烴類化合物、一氧化碳、惡臭、瀝青煙、黑煙等有害物質的凈化治理。
5·冷凝法:在氣液兩相共存的體系中,存在著組分的蒸氣態物質由于凝結變為液態物質的過程,同時也存在著該組分液態物質由于蒸發變為蒸氣態物質的過程。當凝結與蒸發的量相等時稱達到相平衡。相平衡時液面上的蒸氣壓力即為該溫度下與該組分相對應的飽和蒸氣壓。若氣相中組分的蒸氣壓力小于其飽和蒸氣壓,液相組分將揮發至氣相;若氣相中組分蒸氣壓力大于其飽和蒸氣壓,蒸氣就將凝結為液體。
不同的氣態污染物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進行處理,有些時候需要多種方法相互交叉、交替處理合理的規劃合計廢氣處理設備裝置,才能在低能耗的條件下做到最大限度的空氣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