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藝流程論證,SBR法具有比其他好氧處理法效果好,占地面積小,投資省的特點,因而選用SBR法。SBR是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的簡稱。該工藝由按一定時間順序間歇操作運行的反應器組成。 其運行操作在空間上是按序排列、間歇的。
污水連續按順序進入每個池,SBR反應器的運行操作在時間上也是按次序排列的。SBR工藝的一個完整的操作過程,也就是每個間歇反應器在處理廢水時的操作過程,包括進水期、反應期、沉淀期、排水排泥期、閑置期五個階段,如圖。這種操作周期是周而復始進行的,以達到不斷進行污水處理的目的。對于單個的SBR反應器來說,在時間上的有效控制和變換,即達到多種功能的要求,非常靈活。
SBR工藝流程圖
SBR工藝操作過程
SBR工藝特點是:
(1) 工程簡單,造價低;
(2) 時間上有理想推流式反應器的特性;
(3) 運行方式靈活,脫N除P效果好;
(4) 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
(5) 對進水水質水量波動適應性好;
(6) 易于維護管理。
SBR工藝的操作過程如下:
① 進水期:進水期是反應池接納污水的過程。由于充水開始是上個周期的閑置期,所以此時反應器中剩有高濃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這也就相當于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作用。
SBR工藝間歇進水,即在每個運行周期之初在一個較短時間內將污水投入反應器,待污水到達一定位置停止進水后進行下一步操作。因此,充水期的SBR池相當于一個變容反應器。混合液基質濃度隨水量增加而加大。充水過程中逐步完成吸附、氧化作用。SBR充水過程,不僅水位提高,而且進行著重要的生化反應。充水期間可進行曝氣、攪拌或靜止。
曝氣方式包括非限制曝氣(邊曝氣邊充水)、限制曝氣(充完水曝氣)半限制曝氣(充水后期曝氣)。
② 反應期:在反應階段,活性污泥微生物周期性地處于高濃度、低濃度的基質環境中,反應器相應地形成厭氧—缺氧—好氧的交替過程。
雖然SBR反應器內的混合液呈完全混合狀態,但在時間序列上是一個理想的推流式反應器裝置。SBR反應器的濃度階梯是按時間序列變化的 。能提高處理效率,抗沖擊負荷,防止污泥膨脹。
③沉淀期:相當于傳統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次沉淀池,停止曝氣攪拌后,污泥絮體靠重力沉降和上清液分離。本身作為沉淀池,避免了泥水混合液流經管道,也避免了使剛剛形成絮體的活性污泥破碎。此外,SBR活性污泥是在靜止時沉降而不是在一定流速下沉降的,所以受干擾小,沉降時間短,效率高。
④排水期:活性污泥大部分為下周期回流使用,過剩污泥進行排放,一般這部分污泥僅占總污泥的30%左右,污水排出,進入下道工序。
⑤閑置期:作用是通過攪拌、曝氣或靜止使其中微生物恢復其活性,并起反硝化作用而進行脫水。